人民经济资讯 REN MIN JING JI ZI XUN |
传播时代高层声音 引领基层党建文化 |
景区相册
联系方式
- 作者: 新华网
- 来源:
- 日期: 2023-11-21
- 浏览次数: 88次
新华社太原11月19日电 题:山西寿阳:亩产创纪录背后的“丰收密码”
新华社记者王劲玉
近日,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专家组对寿阳县景尚乡贾豹村玉米种植示范区进行现场测产,实收亩产量达到1270公斤。寿阳县连续两年创山西省玉米单产最高纪录。
寿阳县景尚乡正在进行玉米机收。新华社记者 王劲玉 摄
“专家组在景尚乡5400亩玉米高产示范区内随机选取了4.02亩进行机收,最后测算出实收玉米鲜穗重7026公斤,折合每亩鲜穗重1747.76公斤,出籽率86.09%,鲜籽粒水分含量27.4%,按照国家贮粮标准玉米入库14%含水量折算,实收亩产量1270公斤。”专家组组长、山西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张中东说。
寿阳县是山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范围内的农业大县,曾多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县现有耕地面积114.4万亩,农民人均耕地10.4亩。
近年来,寿阳县围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主题,探索出“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目前,全县已建在建高标准农田6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6%,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3.5%,其中玉米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95.8%。耕地的“厚底子”,为粮食高产奠定了基础。
“我们乡镇耕地有4.7万亩,现在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就有3.4万亩,全部是近两年新建或改造提升的,许多零碎的地块整治后实现集中连片,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到总面积的72.3%。”景尚乡乡长王健说,景尚乡是寿阳县的传统农业乡镇,通过持续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吸引一批经营主体托管土地,农户不亲自耕种也能获得不错的收益。
在寿阳县南燕竹镇南燕竹村,党支部率先推行并带动周边村实施“双层托管”1.58万亩,采取大额集中采购、全机械作业、有机旱作技术集成等措施,2023年全村玉米增产23.7万公斤,并且每亩合计降低成本209元,户均增收5171元。
目前寿阳县全县托管主体发展到1320家,环节托管全覆盖,全托管面积31.5万亩,占到粮食种植面积的41.2%。
玉米种植示范区的数字化控制平台。新华社记者 王劲玉 摄
除了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科技也是寿阳粮食增产增收的重要支撑。寿阳县以国家旱地农业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为支撑,建成山西省唯一的县级有机旱作科创中心,自主开发大田管理系统和农机联盟平台,架构起先进的数字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在大地智农现代农业示范区内,虽然秋收已经结束,但散落在地里的滴管头以及架设的传感器仍然显示出这里为增产做出的努力。“丰产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选种、土肥、田间管理等多个环节共同发力。我们通过使用传感器使农作物水肥用量达到最佳水平,农科院专家在试验田中试验更适合当地的品种、农机、农艺和农技,这些都有力推动了产量提升。”负责运营的寿阳县田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技术负责人柴亚男说。
“丰产的目的是让农民增收,我们通过科研院所的育种、试验选种筛选出适合种植的优良品种,再让龙头农业企业进行大范围试验,最后把成熟的技术、生产模式推广到所有的种粮大户和农民,让农民增产又增收。”寿阳县副县长李志刚说。
新华社记者王劲玉
近日,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专家组对寿阳县景尚乡贾豹村玉米种植示范区进行现场测产,实收亩产量达到1270公斤。寿阳县连续两年创山西省玉米单产最高纪录。
寿阳县景尚乡正在进行玉米机收。新华社记者 王劲玉 摄
“专家组在景尚乡5400亩玉米高产示范区内随机选取了4.02亩进行机收,最后测算出实收玉米鲜穗重7026公斤,折合每亩鲜穗重1747.76公斤,出籽率86.09%,鲜籽粒水分含量27.4%,按照国家贮粮标准玉米入库14%含水量折算,实收亩产量1270公斤。”专家组组长、山西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张中东说。
寿阳县是山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范围内的农业大县,曾多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县现有耕地面积114.4万亩,农民人均耕地10.4亩。
近年来,寿阳县围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主题,探索出“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目前,全县已建在建高标准农田6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6%,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3.5%,其中玉米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95.8%。耕地的“厚底子”,为粮食高产奠定了基础。
“我们乡镇耕地有4.7万亩,现在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就有3.4万亩,全部是近两年新建或改造提升的,许多零碎的地块整治后实现集中连片,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到总面积的72.3%。”景尚乡乡长王健说,景尚乡是寿阳县的传统农业乡镇,通过持续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吸引一批经营主体托管土地,农户不亲自耕种也能获得不错的收益。
在寿阳县南燕竹镇南燕竹村,党支部率先推行并带动周边村实施“双层托管”1.58万亩,采取大额集中采购、全机械作业、有机旱作技术集成等措施,2023年全村玉米增产23.7万公斤,并且每亩合计降低成本209元,户均增收5171元。
目前寿阳县全县托管主体发展到1320家,环节托管全覆盖,全托管面积31.5万亩,占到粮食种植面积的41.2%。
玉米种植示范区的数字化控制平台。新华社记者 王劲玉 摄
除了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科技也是寿阳粮食增产增收的重要支撑。寿阳县以国家旱地农业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为支撑,建成山西省唯一的县级有机旱作科创中心,自主开发大田管理系统和农机联盟平台,架构起先进的数字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在大地智农现代农业示范区内,虽然秋收已经结束,但散落在地里的滴管头以及架设的传感器仍然显示出这里为增产做出的努力。“丰产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选种、土肥、田间管理等多个环节共同发力。我们通过使用传感器使农作物水肥用量达到最佳水平,农科院专家在试验田中试验更适合当地的品种、农机、农艺和农技,这些都有力推动了产量提升。”负责运营的寿阳县田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技术负责人柴亚男说。
“丰产的目的是让农民增收,我们通过科研院所的育种、试验选种筛选出适合种植的优良品种,再让龙头农业企业进行大范围试验,最后把成熟的技术、生产模式推广到所有的种粮大户和农民,让农民增产又增收。”寿阳县副县长李志刚说。